第六百四十七章 开封府-《苏厨》
            
            
            
                
    第(1/3)页
    第六百四十七章开封府
    见过赵顼之后,苏油就在石府休养,除了调戏扁罐,就是等着赵顼点名,当陪衬打酱油。
    中间还有一次出门,就是拖着年货去宜秋门跟街坊们拜年,还在街角给老头支了两招棋。
    一个老头真信了探花郎无所不能,结果被对方老头杀得大败亏输,才知道探花郎少年时在宜秋门留下的尊老让棋的典故——特么是假的!
    这娃本来就是个臭棋篓子!
    当然也得了不少回礼,大相国寺的酱菜,点心;万货集的挂面,酱油;市民自己家笼养的鸡蛋;还有他们乡间亲戚送来的豆子,干菜,腌菜……
    好些本来就是郑州庄子那边出来的!
    要不就是出自各处皇庄磨坊!
    汴京城的冬天,菜蔬不太丰富,老百姓能够吃到的,无非就是韭菜,葱,白菜,大萝卜,芥菜头,还就是冬葵。
    高级官员们好点,郑州工业热水和温室大棚,能提供部分反季节蔬菜。
    瓜茄都能见到,不过很少。
    天师府那边送来了一丁点新鲜蘑菇,是完成试验,提取孢子后的试验废品。
    不香,能吃,没毒。
    这就不错了,还有就是豆芽和豆苗。
    这让苏油非常非常怀念眉山,冬日里的豌豆尖,那就是蜀中人的命啊……
    越到冬日,水果越是稀缺,所以每当一船水果罐头运到,码头上立刻热闹非凡。
    市易司的官员守着大船,收钱收到手软。
    商贾们一边陪笑,一边念叨抱怨两句,不过他们也不亏,反正这东西供不应求,最后有的是人买单。
    今年荆湖提供了两种高级罐头食品,可是以前的汴京人想吃都吃不上的东西——荇菜和莼菜。
    刘嗣在荆湖大搞开发,莼菜在那边不怎么值钱,荸荠就更不用说了。
    汴京人喜好新奇,莼菜可是书上才有的东西,当年张季鹰和陆机,还有无数诗人夸耀过的!
    荇菜更了不得,《诗经》开篇就是!
    所以年底的赐宴上,赵顼得意洋洋地显摆了一回。
    每位大臣的桌子上,多了一道从方知味偷学的莼菜鲈鱼丸子羹,一道冷拌荇菜,还要求群臣写马屁诗作贺。
    其实这种二次加工的东西,味道也就那样,所以刺激不起真正的产业创造者苏油同志的创作灵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