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说好的昨变了呢-《司礼监》
            
            
            
                
    第(1/3)页
    魏公公这是要正式招兵了。
    如同衣锦还乡的入城式,这招兵的开启仪式同样热闹非凡。
    各式长幡围绕高台,黑衣高帽大汉按刀环顾,雄俊战马一字排开。
    热闹之余亦有那么一丝肃杀之气。
    一众正定兵也是出工出力,昂首挺胸,替魏公公把场子撑的足足。
    魏公公本人却不在高台上,而是坐在台下一锦凳之上,手里端着茶碗。
    每饮一口茶,双目都会射出一道精光,囧囧有神,堪谓鹰视狼顾。
    目中,就差来个双瞳了。
    漫漫人生路,今朝始开场。
    良臣意气风发,放下茶碗,大手那么一挥,铛铛响的铜锣声就敲了起来。
    尔后,大手又那么一抓,锣鼓声陡然而歇。
    颇是有气势。
    百姓爱看热闹,不大会,这东门外就叫堵得个水泄不通。不少急于进出城办事的百姓急得直跺脚,在后头直吵嚷前面的人怎么回事,好好的堵着城门做什么。
    “都来看,都来看,提督海事太监魏公公招兵了!”
    “人生成长路,兵营天地宽!”
    “壮乡壮士有壮举,光荣光彩去当兵!”
    “朝廷心腹,内廷股肱魏公公要在咱肃宁招募勇士,大家踊跃报名啊!”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来当兵留遗憾!”
    “……”
    几个从前做惯了响马盗,又识得几个大字的飞虎兵,连同客栈里赶鸭子上架的伙计们,统一身着大红喜庆服,在高台上你喊一句,我叫一声,好不热闹。
    “唔,不错,不错。”
    魏公公在台下见围观的百姓多如潮水,台上的又很卖力,很是高兴,扭头对小田吩咐了声:“回头看赏!”
    “哈依!”
    小田不迭应声,就着桌子上的赏罚薄刷刷记了下来,却是四个圈圈。他,不会写汉字。
    得亏魏公公沉浸于招兵的喜悦中,没来扫他这赏罚薄一眼,要不然眼疼。
    开局一张嘴,后面全靠编。
    良臣感慨的望着父老乡亲,想象着父老乡亲们踊跃报名随他魏公公南征北战的场景。
    即刻起,他魏良臣也算是带队伍的人了。
    得意之下,哼起了小曲。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总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的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
    ………
    这是弄啥子咧?
    招兵?!
    围观的百姓听了台上叫喊,当即就炸开了,纷纷讨论着这稀罕事。
    须知肃宁县可是有百年光景没出过招兵的事了,最近的一次还是早年间正德爷打小王子那会,邻近的卫所在县里抽了批夫子往边关运粮。
    打这之后,肃宁人着实是跟这当兵吃粮断了关系。也正因为此,到京师当老公才成了肃宁年轻人的头号选择。没法子,这地真是穷啊。
    “那红布布上写的啥咧?”有不识字的指着那高台上的长红问身边的人。
    有识字的读给他听,“天子亲军,国之栋梁咧。”
    “啥?招的是天子亲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