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年前有个了结-《大明第一贡生》


    第(2/3)页

    光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

    张周道:“新宁伯实在不必为此而操心,我到此处来,最多也只能停留个把月,最近有关城内的练兵等事,还要你费心。不如明日我们一同去校场,看看水兵的演练如何?”

    随后李璋先行离开,留了小太监等着引路带三人到赐见的乾清宫。

    张周笑了笑。

    张周道:“各处兵马的调遣,无须新宁伯你担心。他们都是自备一些军粮的,至于辎重等,朝廷会给调拨,城里也会给划出来,到时会有人运送过去。至于到来的将士,在港口之外扎营便可。”

    寒暄恭维一阵后,谭佑道:“在下听闻安边侯、京山侯二人,随蔡国公前来此处,可是要由他二人协守此处镇所?在下手上有很多军务之事,屡次上奏也得不到回复,只能贸然来访。”

    李璋道:“上听处的陆侍郎,以及礼部、刑部的两位尚书,除此外就是司礼监中人。”

    “明白。”李东阳道,“我等不该去为于乔辩驳,反倒是替他把罪抗下来,以此让陛下觉得,此事非我等所授意。”

    谭佑再道:“即便蔡国公不愿牵头,我等也愿匡扶社稷,此事义不容辞。”

    “您是说……”

    魏国公徐俌,从守备南京的任上退下来之后,一直在海宁卫做靖海之事。

    “哦。是吗?”

    李东阳不答。

    这次调遣地方兵马到辽东,也是一种换戍。

    从京营坐操的勋臣被调到港口,他本来期待是很大的,可当到了才发现,这里真就是张周一个人的地头,别人在这里都是陪衬,再牛逼的名声也是白扯。

    刘健反而忧心忡忡道:“换了是陛下,只怕对此会有成见呐。”

    ……

    虽然他来跟张周所说的事,一件都没成,但似乎是受到了张周的“另眼相看”。

    李东阳略显宽慰道:“于乔人缘还好,除了上听处之外,目前尚未有人要置他于有罪之身。若陛下依约而定,只以上听处对于乔有罪论述,那于乔应该是会得脱此事。”

    谭佑一番争取,也是徒劳。

    张周问道:“英国公久养尊处优,真让他去到此处,只怕他还不能适应。难道新宁伯希望他来取代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