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面夹击-《我在春秋当暴君》
            
            
            
                
    第(1/3)页
    军中无党争。
    这是灵国自封疆开土以来,先祖所立的规矩。
    而蔡涛,在军政上是赢枭的对头。
    他代表的是蔡氏家族,是灵国的望族之首。
    作为左边锋的蔡涛,在军中,也有很多自己亲信。
    有时候,他们会在军政上与赢枭产生分歧。
    可一旦大战开启,赢枭作为车马大将军,有绝对的领导权。
    如果谁敢在战时违背军令,赢枭可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所以,赢枭并不怕蔡涛玩什么花样。
    就算他有一些小动作,也绝不会丢掉南牝,便宜越人。
    毕竟,在党争之上,还有家国大义。
    南蛮子始终是敌人,这个目标是一致的。
    所以,赢枭很放心让蔡涛守城。
    他虽然不听自己的政令,但能力却是没的说。
    让他守城,南蛮也不会有机会。
    ……
    大军出城后,不到半日便抵达了肺土。
    探哨回报,南蛮已在肺土二十里外安营扎寨。
    此时。
    全军将领,都聚集在营帐之内。
    春秋时代,列国军职皆有不同。
    灵国是这样:
    赢枭任车马大将军,下设左、右边锋,师将两人,旅将四人。
    “南蛮大军,共计两千人于二十里外扎营,不知诸位可有退敌良策?”
    每到这个时候,赢枭都会问这句话,
    一是为了锻炼手下的将校的思考能力。
    二也是为了商量退敌的办法。
    打仗不是一味拼杀就可以了的,赢枭打仗还是颇会用一些计谋和兵法。
    纵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兵法’这一说。
    “末将以为,这次越人侵扰,来势并不凶猛,他们已经吃了很多次败仗,无需多虑。”
    “哈哈,南蛮子皆是一群落后土人,有何惧哉?末将请领一千士卒,带车马冲杀过去便是!”
    “敌兵寡,我兵盛,士气正浓,但大将军也切莫小瞧越人。”
    于是,一个个将领起来现身说法。
    有说直冲过去拼杀的,有说从两翼进攻偷袭的,
    还有说派使者去敌营劝他们撤退的,
    也有说在城中坚守不出的。
    赢枭稳坐将台,时不时颔首点头,时不时哈哈一笑。
    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