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三章 何处不可做学问?-《晋末多少事》
            
            
            
                
    第(3/3)页
    “入则为求学书生,无论先生学子,达者为师。出则为国家栋梁,无论学子先生,可掌一方。
    长安书院既承育人之重,自当应为天下太平而教书育人,也自当应为施展抱负以治国平天下而奋发读书,”
    杜英看着就像一只骄傲公鸡的师父,亦然颔首。
    看来师父在长安书院过的还是很愉快的,之前很少见到他会展露出来这样的精神面貌。
    被提振的,不只是这书院之中学子们的精气神,还有师父这个之前已经厌世、避世之人的精气神。
    看着杜英略略羡慕和欣慰的目光,法随微笑着说道:
    “仲渊,其实今日一切之一切,都因你而起、因你而变,关中书院走到今天,能成为天下有口皆碑的教书育人之处,能成为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的杏坛桃林,也是得益于仲渊。
    是郭祭酒、是老夫在提振书院的精气神不假,但是归根结底,是仲渊先迈出的第一步。”
    杜英不由得笑道:
    “所以余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是么?”
    “不是么?”法随诧异的回答。
    杜英摇头:
    “天下还大呢,现在我们也只是走出了很小很小一步,余若是这个时候就骄傲,未免太早了。
    只要能够让师父为我骄傲,便心满意足了,总算不辜负师父养育教导之恩。”
    法随怔了怔,叹道:
    “为师本就为你们骄傲。能让为师从之前的出尘变成现在的入世,知这红尘之中尚且还有诸多可行之路,你们两个弟子,功莫大焉。
    是景略和仲渊改变了为师,也改变了此处、此时、此世无数人的命运。”
    “改变我们命运的,又何尝不是师父?”杜英反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