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宝船下水甘宁归心-《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
            
            
            
                
    第(2/3)页
    万一允了呢?
    有道是关心则乱,尤其是这样大船,若不能在上面乘舟破浪,真乃憾事也!
    他从大老远来巴蜀到荆州,没能一展才能,如今到了庐江,难道又要不能一展所长?
    前番徐宣和徐奕给他带来特别大的触动。
    二人都是接到孙策礼遇聘请,一旦接受,立马就能受到重用,为官一方。
    但二人没有,他们都说,孙策可为一方强大的战将,可割据一方,但却不能为明主。
    明主。
    在这个乱世,这二字有多重要?
    一旦拜主,无有意外,忠其一生。
    他当时好奇追问:华亭侯有明主之相?
    徐奕笑了笑道:“然也。
    吾主,观其行,知其人,观其治下,知其才能,此为一。
    吾等一路闻子山之言,经查所言无有虚假,此为二。
    百姓爱戴,万民敬仰,此为三。
    为百姓治下务实,不图虚名,尤为难得,此为四也。
    知人善用、选贤任能、纳谏如流、赏罚分明,此为五也。
    若吾主非明主,季才就问苍天,这天下何人敢称明主二字?”
    “季才兄,这些话我都认同,我最认同一点,主公不被虚名所累。
    这是我与黄将军等人交流所得,重于斯而毁于斯,乱世之中,可仁慈仁义,但却不能太过于仁慈。
    一旦被敌人所用,往往难成大事!”
    徐宣把自己了解的情况与甘宁分享,他们初来乍到,寸功未立。
    有意替主公收服这位颇受主公看重的水上大将!
    而且,他们所言皆是真心所想。
    不然,他们同在徐州,赶巧刘备也一直在徐州,为何不去投效刘备?
    该因,此时的人大多都知道,乱世之中仁义仁慈可以,但不能太过,一旦过了,会影响大业。
    而刘枫不同,他只对自己治下百姓仁慈仁义。
    这就代表,他不会因为一些虚名而往往唾手可得的功劳,拱手让人。
    当时,甘宁惊呆了,他与徐奕徐宣人家二人做足了功课一比。
    他就像是个学渣,几乎知道的甚少,被黄祖三言两语忽悠就来了。
    而,徐奕徐宣,就像是个学霸,华亭侯的大大小小事情,了解的特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