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尚在谋划-《大秦工程兵》


    第(2/3)页

    项燕也考虑过秦军是否会像水淹大梁一般水淹两城。

    但这一点几乎不可能,因为汝水上游在楚军手里,秦军无法筑堤蓄水。

    反观楚军,其两城却可以沿水路互相增援互为掩护。

    所以,楚军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秦军以无敌水军也就是沈兵的黑甲军攻破汝水断了两城的联系再各个击破。

    这也是项燕调来江东一万水军的原因。

    这一万水军可不是楚国一万水军可比,且其战船上还装有拍竿,再加上岸边又有大量投石机和弓弩手掩护,谅那黑甲水军也无用武之地。

    项燕考虑的这些还真是那么回事。

    黑甲水军更适合打的是水战,也就是两支水军对阵。

    就算是江东水军上阵也不一定能讨得了好,原因是黑甲军有车轮战船。

    车轮战船的好处就是速度快,而战场上速度往往可能决定胜负。

    因为从相对运动来说,若一方速度快另一方速度慢,几乎可以认为是两者速度求差之后,速度慢的一方静止不动。

    于是速度慢就只有被动挨打,到时车轮战船可以很灵活的绕到楚军战船后部拍竿死角处再靠近发起攻击。

    问题在于楚军还在岸边布设了投石机和弓弩手……只要车轮战船一进入其射程,就会遭到多方位的打击。

    这与其说是水战还不如说是抢滩登陆战。

    所以即便是沈兵的黑甲军再加上车轮战船也讨不了好。

    好在沈兵从一开始也没打算这么做。

    此时的项梁已将部队驻扎在汝水,然后奉命轻骑亲往寿春汇报战况。

    这是项燕的命令。

    按说临战将军不得离开驻地,但项燕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此时楚国内部意见还不统一,各贵族依旧各自为阵拒不出兵。

    项燕派项梁去寿春,正是为了说服一众贵族并给他们一些危机感。

    项燕这一着是下了心思的,因为项梁打过一场败仗,甚至右臂还有道箭伤……这一路风尘又是伤又是血的往那殿内一站,立时就有了战争的紧迫感。

    项梁在一众衣冠整洁的大臣中向楚王负刍报告道:

    “大王,大将军遣末将还都禀报:因淮南诸军尚未尽数抵达,不能还都与会。”

    “敢请大王立即派谴得力大臣,向汝阴、城父两地输送粮草。”

    “并着力筹划大军兵器箭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