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求放过-《大秦工程兵》


    第(2/3)页

    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燕国要攻三郡而且还是数十万大军之多,自然会有大批大批的粮草运往三郡。

    嬴政之所以现在还没站出来,只怕是想让粮食再运一会……

    这些粮草,只怕就是王翦反攻燕、代的资本。

    另一面的燕王喜没想到这一点,他依旧不断催促加快行军及运粮。

    当燕王喜赶到邯郸城下时还哈哈大笑的指着城墙对大将庆秦说道:

    “大将军,若是攻下邯郸,此城便交予你了!”

    庆秦大喜,赶忙应声道:

    “多谢大王!”

    邯郸乃前赵国的都城,若是受封此城便基本是坐镇赵国的意思了,庆秦又哪能不喜出望外。

    这秦国三郡……确切的说应是前赵国建造这三座城池是有原因的。

    这三城彼此相距两百余里呈三角之势。

    若是有敌来犯面对这三城,无论从哪个方向深入三城之间的区域都会遭到赵军几面夹攻……

    两百余里恰好是骑兵两面夹攻一日能赶到的距离。

    于是这三城可以互相增援互相呼应,甚至敌人都不敢将任何一城围死,否则就该担心背后会突然出现一支骑兵被两面夹击了。

    然而,这只是对赵国骑兵而言才有这优势。

    秦军则是以步兵为主,两百余里的距离显然使三城之间的联系弱了许多。

    这也是燕王喜这趟意气风华胸有成竹的原因之一。

    姬丹那也差不多,他负责和代国军队一起进攻巨鹿、太原两城。

    姬丹甚至比他父亲还心急,一上来就下令燕赵联军对二城发起进攻。

    按姬丹的话说,就是:

    “军情紧急,我等应乘此时间尽快发起进攻不予秦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姬丹这战术或许是对的。

    合纵军兵多将广而秦军不过十余万人,所以越早开打越好,合纵军耗得起而秦军却耗不起。

    但战略上……

    这其中反倒是代国那感到有些不对。

    代国领军的是司马尚。

    这司马尚原是李牧好友,李牧被赵王迁冤枉时便只有司马尚为李牧说好话,不想却因此被撤职。

    后得知李牧被杀,司马尚就知道赵国要亡了,于是劝说赵嘉在秦军围城前离开邯郸逃往北地。

    赵嘉因此留下一条性命,到了北地后听司马尚的建议积极为李牧平反并收拢李牧旧部,还真集结了五万兵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