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矛盾-《大秦工程兵》


    第(3/3)页

    “以法治国”没什么问题,甚至本来就应该“以法治国”。

    甚至还应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但古时法家定的那一套法律还不够完善,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过于苛刻。

    又比如本身自相矛盾让百姓无所适从。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也是这……

    他们被大雨所阻无法如期到达,按律是死罪。

    合则都是死,不如反了!

    于是就反了。

    轰轰烈烈的反了!

    此时沈兵一干人碰到的也是类似的情况。

    但沈兵可不能学着陈胜、吴广造反啊……

    先不说陈胜、吴广最终失败了。

    那大泽乡起义也是20年后啊!

    现在的秦国还如日中天,刚刚灭了韩国准备灭赵国呢。

    这时候反个毛啊?

    嫌自己命长还差不多!

    此时那杨婷一拉马头又回来了,她见循等一干人聚在一块,就厉声喝道:

    “你等还愣着干什么?”

    “速速上前推车!”

    “若是误了军机,唯你等是问!”

    循应了声“诺”,只等带着众人走向马车。

    沈兵看了看马车,又看了看泥泞的陡坡,想了想就转头对杨婷说道:

    “校尉大人!”

    “是不是我等把马车送上陡坡就行?”

    “不管用什么方法?”

    杨婷回马一看,见一个瘦弱的小兵站在雨中发话,不由气苦:

    “自然只需要运上陡坡!”

    “谁还管你用什么方法?”

    沈兵又问:“此话当真?”

    杨婷有些怒了,她带着不屑的语气不耐烦的回道:

    “自是当真!”

    “本校尉还会欺你一个公士不成?”

    公士的标志是把头发往右盘成一个上翘的椎髻,所以一眼就能认出。

    收到杨婷鄙视的眼神,沈兵也不恼怒。

    他得到杨婷的承诺反而心下暗喜。

    几步跑到正在与工匠合力推车的循面前,说:

    “师傅,我有办法!”


    第(3/3)页